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立武做客第170期环境讲坛介绍微液滴化学及环境意义

供稿|洪钦源 排版|王心蔚 2023-12-26 17619

        12月22日下午,应法甲押注平台长聘教授晏乃强、长聘教轨副教授徐浩淼邀请,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张立武做客第170期环境讲坛,在绿色环境楼231会议室与交大师生进行线上、下学术交流,带来主题为“微液滴化学及环境意义”的精彩报告。此次报告由徐浩淼主持。

        微液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,由于其丰富的气-液界面,与体相溶液的理化性质明显不同。张立武着重讨论微液滴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,其在大气污染中的角色以及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。张立武指出,微液滴中的化学反应速率较体相显著提高,大气气溶胶微滴扮演着微反应器的角色,其中pH在调控这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张立武团队通过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提出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,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微滴内三维pH分布的可视化。其研究发现减小微滴直径可以显著提高光化学反应速率,归因于气-液界面独特的化学机制,揭示了气-液界面在促进光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,为微液滴化学及理解其环境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交流环节,与会师生就“pH在单个液滴分布不均匀原因”“微界面与实际工程应用”“有机物在微液滴表界面效应的普适性”“微液滴内部电场的形成原因”“受激拉曼激光对微液滴表面反应及稳定性的影响”“微液滴动态变化表征技术”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。

        讲座最后,晏乃强向张立武颁发了环境讲坛纪念证书,以表达学院师生的衷心感谢。

嘉宾简介

        张立武,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,副系主任。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,2009-2012年在德国汉诺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(洪堡学者),2012-2014年在剑桥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(欧盟玛丽居里学者)。主要从事环境颗粒物污染领域的研究。迄今已在PNAS、Angew、EST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,他人引用10000余次。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,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等。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Environ Sci: Adv副主编。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(第四)、中国化学会青年环境化学奖、德国洪堡学者等奖励。